中學一、二年級的時候聽了潘美辰的「我想有個家」,就有很深的感觸。從小,我的父母都因為工作南北跑來跑去的時候,我和妹妹是跟高齡九十歲的阿嬤一起住,妹妹小我五歲,所以小學五年級開始,我必須站板凳上煮飯煮菜給阿嬤和妹妹吃,阿嬤老了,沒有牙齒,所以都要把菜煮得爛爛的,要煮粥,這樣的生活直到中學一年級時,阿嬤過世了。


父親就南北來回跑,一個月住北部兩、三個星期,再去南部母親那裡把母親載回來一星期再回南部去工作,那時的生活就是很少看得到父母,我和妹妹兩個人住一間大屋子,什麼事都自己打理。


那時聽到潘美辰的歌,我也很想有一個家,真的不需要大間華麗的屋子,真的可以為我擋風遮雨的家,受傷後可以回去的地方,是溫曖的地方……


為了要有家的感覺,那時就很常去朋友家裡,所以父親不在的日子,我常常去朋友的家裡住,很羡慕人家一家人都一起生活,有父母的關心,有問題有心事都可以找父母談,而我呢?卻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,哭完了還是要解決問題。所以一直很想有一個像別人那樣的家。但是父親回來時,如果得知我住到朋友家去,總會把我痛罵一頓,說我自己有家不住卻住到別人的家裡去,卻從來不知道我多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,但我卻不能怎麼樣,因為我知道父母是要工作養我們的。


這樣的生活過了幾年,到了政府初級考教育文憑(SRP)的時候,父親在家裡的日子變多了,母親也一樣,把工作的重心移回北部,我和妹妹才過著有父母的生活。但,這卻是一個嚴謹的家,我父親是一位退休的老師,對我和妹妹的要求很高,尤其是我,因為妹妹小我五歲。生活一年一年過去,考完SRP考SPM(政府教育文憑)和STPM(政府高級教育文憑),就是決定上大學唸什麼科系的時候,本地大學沒考上,本來要出國唸書,但我不想花父母太多錢,還是選了學院唸有興趣的新聞系,畢業了,可以有機會去唸一下大學,我選了去南京大學。因為學費比歐美便宜。當初如果選擇到歐美,今天的一切可能得重寫了。


唸完中學,我幾乎不再與父母一起住,因為唸書都在外地,甚至到後來的出國,在國外我可以兩年不回家,人家問我想家嗎?我都說還好,因為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,生活裡少了父母的日子,我過得太多太多。我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,可是我卻怕一個人生活的感覺。


畢了業,工作了,當了記者,父母擔心,像我這樣嬌小的女生去跟人家擠新聞,一直叫我換別的工作,但這是我喜歡的工作。工作後,某一天,在網路認識一個朋友,後來見面,後來相戀,他說有一個家等著我去,為我一起建立一個家,我相信他真的可以給我一個家,一個從小我渴望的家,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,我是這樣相信的。


兩年後,我放下我的工作,一份我喜歡的工作,工作兩、三年即將加薪的工作並沒有讓我放棄我想要一個家的念頭。我選擇不聽父親的話,選擇了這個男人,為了我夢想中的家,我丟下一切來到台灣生活。沒有家人,沒有朋友的陌生環境,這個男人說過,他會陪我度過。我相信他,一如當初他所說每一句話。


起初,真的,我有一個小小的家,真的沒有多大的地方,卻有我們的家,一個小小溫暖的家,我並沒有要求什麼,一心一意當一個妻子,一個人在家時,打掃,做飯,期待下班的男人回來,告訴他我這一天做了什麼,煮了好吃的,滿足的聽他說好吃,然後把菜都吃完,一起洗澡一起生活一起睡覺,如果我看電視,他還要忙的時候,我就靜靜的看電視,男人就用他的電腦工作。


這樣的生活,真的是我想要的,我真的什麼都不求,只要一個家的感覺,可是,後來,結婚並不如當初說的,只是兩個人的關係,兩個人的生活,還有太多。


這個家,慢慢的失去溫度,我在這個家的生活,回到了像一個人時的生活,甚至更為孤單,因為我仍是沒有朋友,沒有家人,甚至沒有工作,我的重心完全空白,沒有目標,沒有意義……


在這一間大屋子裡,只有冰冷和孤寂,我走不出來,就只能麻木的生活著,卻還一直想要一個小小的房子,一個有溫度的家,我不要小時候的那種感覺,父母的家,只是我很久才能回去一次的地方,而我的家,卻失去了溫度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p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